标题">
10月21日下午,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指导,海南省社科联(社科院)主办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大讲坛2022年第19讲(总第501讲)在省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完成摄制。中华书局原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三亚学院国艺研究院院长宋一夫作题为《〈论语〉再认识》的专题报告。
宋一夫详细介绍孔子生平,生动讲述论语的版本、体系,多角度阐释《论语》重点经典论据、名句,深刻剖析人生的六个阶段,进一步诠释主题。
“《论语》传到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一是《鲁论语》20篇;二是《齐论语》22篇,其中20篇的章句很多与《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三是《古文论语》21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宋一夫说,《鲁论语》和《齐论语》最初各有师传,到了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于是把两个本子合融合为一。
据宋一夫介绍,《论语》共20篇。篇与篇之间不是孤立无关的,章与章之间也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比如最后一篇《尧曰》就是全书的总结。《论语》的收尾总结讲出《论语》目的,从第一篇《学而》开始讲学习,最后一篇《尧曰》讲到学的目的在于治世,在于治国,具有完整的逻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宋一夫谈到人生的六个阶段时说,孔子3岁父亲去世,17岁母亲去世,一人孤苦生活在世上,在颓废下去和发奋学习、立大志之间,孔子选择了志于学,完成学业,塑造人品。
为什么四十不惑?孔子心中的迷惑是什么?迷惑在于当今社会的出路在哪里。宋一夫说道,孔子从20岁出来做事,做乘田小吏,到给人办丧事,办私学,与鲁国、齐国上层人物的交往,去夏商周三都考察和阅读三代文献。孔子看到的是下层民众的痛苦,上层社会的腐败及各国政治势力的明争暗斗,国与国之间战争的连年不断。孔子经过思考,得出原因是周朝社会制度礼崩乐坏。所以才决定“吾从周”。因礼制坏了,人心也坏了,孔子要建立自己的学说,重新塑造当下社会的人格,建立君子人格,这便开启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理论。“孔子不惑的另一点就是他要从政,只有从政才能实现他重塑社会的目的。”宋一夫认为。
“有人说,天命即天道。这是不对的。孔子这时还不知道天道是什么,只知道自己的使命。”宋一夫表示,孔子一是对社会深层次问题探究,天地人的关系,体悟、观察、学习,对事物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对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对天命,即对自己的使命,也有明确的认识。为什么说孔子70岁便从心所欲不逾矩?宋一夫认为,这是孔子研究《周易》的结果。不逾矩就是连心里想的和行为中做的都不违背事物的法则。孔子回到鲁国后,开始整理典籍,研究《周易》,已到70岁左右。《周易》是研究天地人及万事万物失衡与制衡规律的哲学。《周易》的核心是宇宙间所有事物之间的制衡运动。最好的制衡运动就是要居中守正,这种核心思想被孔子总结出来,便是他的中庸哲学。潜心研究《周易》,使孔子对天道的认识更加深入。
“一个掌握了天道、天命,又有一种中庸哲学的认知方法,孔子完成自身的超越,自然会从心所欲,不逾矩。”宋一夫表示,孔子一生为理想、为事业奔走呼号,饱经风霜,总在为社会、为他人着想。
各省市区社科联
各省市区社院
海南高校、研究院所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