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者视点

保护传承非遗 推进海南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报告

来源:时间:2025-01-21 08:58

  ■ 孙继华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保护是当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海南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地区之一,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全力推进有世界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进程中,努力挖掘海南优秀文化资源,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本报告研究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海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作为一种活态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推力,是中华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非遗保护是当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在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海南是旅游胜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2022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5周年,海南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的重要讲话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理念,在全力推进有世界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进程中,努力挖掘海南优秀文化资源,弘扬非遗的时代价值。

  一、海南非遗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环境

  (一)国家部署各项政策,推进非遗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部署各项政策制度,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在遵循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基础上,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调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办函〔2022〕13号),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21〕61号),并发布通知(文旅非遗发〔2023〕21号),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21〕314号);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22〕72号),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筑牢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非遗保护进入系统性保护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1.我国非遗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概况

  我国是第一批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非遗保护传承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非遗政策法规日趋完善,保护体系逐步健全,理论研究水平迅速提升,队伍建设正在加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同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局面正在加速形成。截至2022年,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认定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世界第一);共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有3068名。通过系统性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非遗已经全面融入广大人民的现代生活。

  2.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5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10个门类1 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级项目”)3610个子项目,其中民间文学251项、传统音乐431项、传统舞蹈356项、传统戏剧473项、曲艺213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66项、传统美术417项、传统技艺629项、传统医药182项、民俗492项。

  3.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持久传承非遗的使命,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截至2022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命名了5批共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退出11人,现有3057人,其中民间文学123人,传统音乐380人,传统舞蹈298人,传统戏剧782人,曲艺207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87人,传统美术377人,传统技艺513人,传统医药130人,民俗160人。

  4.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17个省份共设立了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旨在加强对特色文化形态的整体性保护,这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探索和实践,是保护理念和保护方式的重大创新。

  5.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在传统技术、传统美术等领域实施生产性保护。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批共100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中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分别为57个、36个和6个,同时作为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的1个。四川省基地总数和传统美术类基地最多,分别为7个和4个。河南省和江西省传统技艺类基地最多,各有4个。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

  截至2022年,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居世界之首(43项),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35项、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

  (三)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和高质量发展的特点、趋势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人们生存观念和消费模式的改变,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积淀的非遗,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1.非遗保护、传承地区之间差异明显

  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相对集中在华东地区,其次是中南、华北、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较少。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也相对集中在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偏少。浙江等省经济较发达,非遗保护体系相对健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等省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等生,在非遗产品品牌建设、非遗与社会治理等方面成效显著。东北地区非遗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有待提升。

  2.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不均,传承人面临断层

  我国一共公布了5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前3批多是老一辈大师,第4批多数在当时为五六十岁,第5批新增传承人当年平均年龄63.29岁,60岁以上的超过半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区域分布不均衡,华东地区最多,占30.30%,其次是华北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占比20.00%、18.30%、15.70%、12.10%,东北地区最少,仅占3.60%(见图1);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其中80岁以上的占比9.9%,70-79岁的占比21.9%,60-69岁的占比26.9%,40-59岁的占比41%,40岁以下的仅占0.6%(见图2)。目前我国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龄偏高且面临断层,传承人的培养迫在眉睫。


  3.非遗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非遗事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进入注重高质量发展、注重成果利用的新阶段;从过去的无组织、无意识的保护进入到有组织的、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从传统的保护方式逐渐转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非遗的传播力迅速提升

 

  有研究表明,在文学类、民俗类、戏剧类等世界级四大类非遗共800余个国家级非遗中,童谣、春节、京剧等网络关注度高,分别居文学类、民俗类、戏剧类非遗之首。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活力第一,非遗产业化探索早,“非遗创新传承+产业生产性保护+社会传播普及”路径基本形成;其后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和西部城市经济圈发展,非遗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中部、东北地区因自主品牌活动较少、展现形式多为原生态、与观众的互动少等导致非遗传播活力相对落后。

  5.非遗数字化建设能力增强

  新冠疫情过后,非遗保护数字化、科技化趋势明显,数字藏品开发成为非遗数字化领域中一个新的流行和热点,国潮非遗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对非遗数字产品的追捧和喜爱。非遗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甚至传播和开发利用,都随着数字人文3.0时代的到来而全面转型升级,3D图像让人们更直观地认识非遗,非遗消费形成线上与线下一体化格局。非遗的传承者、传播者、生产者及其消费者借助新媒体频繁互动,非遗传承人利用短视频来展示非遗文化,销售非遗产品,传承非遗技艺,拓展非遗的应用场景。

  二、其他省市非遗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经验

  (一)浙江非遗保护和发展经验

  浙江是我国非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有21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6位国遗传承人,居全国首位。浙江非遗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非遗普查的“浙江模式”,开拓了非遗创新性保护传承的“浙江经验”。

  1.重视顶层设计

  浙江历来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非遗强省建设。探索非遗保护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推动非遗保护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创新融合型发展的转变;重点构建名录保护体系、传承发展体系、传播普及体系、融合创新体系、组织领导体系等五大体系,巩固非遗保护基础。

  2.扎实推进传承记录工程

  浙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119名)、优秀项目(14项)、记录成果利用转化等均在全国领先,以成果编纂、转化推介、纪录片展映、影像专题展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浙江非遗工作成果。新合索面非遗工坊、中泰竹笛非遗工坊等4个非遗工坊入选全国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3.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浙江发布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工坊创建工作的通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省级非遗工坊 (创建)名单的通知》,公布了20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98个省级非遗工坊 (创建)名单,正式命名第一批10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87个省级非遗工坊,公布了杭州市上城区、余杭区等8个“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推进非遗产品和服务形成产业提升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

  4.非遗保护载体构建

  2019年开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筑面积35 000平方米,是浙江“十三五”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之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宗旨,以科学化保护、高质量研究、多维度传承、创新型服务为重点任务,承载着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展示展演、教育研究、创意研发等五大功能。

  5.非遗高质量发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浙江非遗逐步实现与当代美学(含技术美学)、全国少数民族风情、全球流行文化的“三个嫁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具有显著浙江标识的非遗事业和非遗产业。策划推出“非遗套餐个性定制”“非遗家庭泡腾计划”等,建设“非遗养老院”“非遗幼儿园”,让活化非遗成为大众日常文化消费。

  (二)山东非遗保护和发展经验

  山东非遗保护项目较多,传承人队伍正在壮大,非遗品牌持续打造,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

  1.政策制度创新,高位推动非遗保护

  2022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22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措施》,全面部署非遗体系建设、传承水平提升和传播普及。印发《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2022年度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的通知》,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

  2.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调整和改革

  山东开展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对265个涉及更名、撤销、机构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的保护单位进行调整和重新认定,公布前5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做好第6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

  3.开展“非遗进社区”全国试点示范工程

  支持青岛、东营市开展“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工作。青岛市评选34个“非遗特色社区”、10个“非遗特色示范社区”。支持济南市市中区、淄博市博山区等区县开展“非遗在社区”省级试点工作。

  4.搭建中国特色非遗理论与实践研究平台

  在高校、科研院所设立37个省级非遗研究基地,加强非遗理论研究。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

  5.持续开展年度非遗亮点工作评选

  自2011年启动的年度非遗亮点工作评选已经成为山东非遗领域的一件盛事,关注度高、影响面广,在山东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示范性强,带动性广,促进了山东省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的完善。

  6.打造非遗工坊品牌

  制定《“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推进手造进景区和手造重点产业发展。印发《“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办法》,支持有意愿的企业、合作社和带头人在脱贫地区和重点帮扶县、安置区设立非遗工坊,打造以手工制作、加工制造为主的“山东手造”特色产品,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三、海南非遗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主要政策及发展方向

  海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和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修订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印发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海南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海南历史文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22年5月31日,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填补了省文化立法的空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非遗保护与发展现状

  海南非遗是“南溟奇甸”的记录者,保护好非遗就是保存好海南发展的历史记忆。自2004年启动非遗保护至今,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组织机制基本形成,科学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已初具规模,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逐步深入,非遗保护机构不断健全,队伍不断壮大,工作基础逐步夯实。

  1. 非遗保护和发展成效

  (1)及时完善政策法规,非遗保护体系初步建立。海南已经建立三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9大类82项,市县级300多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68人,其中国家级19名、省级149名、市县级900多名。有非遗代表性保护示范基地7个(国家级2个、省级5个),传统技艺类、传统表演类非遗传承村16个,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馆5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7个,黎族技艺实践课试点学校18所。

  (2)加快建设基础设施,非遗由传统保护向数字化转型。加大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省级财政投入8.68亿元建设省非遗展示中心。省群众艺术馆加挂省非遗保护中心牌子,是全国第四批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自2019年开始,省数字文化馆国家文化云(交流系统)对接和省公共文化云建设至今,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效提升。省数字文化馆云平台(含移动端)开通了文化资讯、非遗传承等23个业务板块,覆盖对接服务全省22个市县区的总分馆体系和以省馆云平台为基础的5个特色专区全面建成。在2023年初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验收中,省群众艺术馆获得全国排名第11位的良好评价。

  建设非遗展示馆、群众艺术馆、琼剧会馆等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积极开展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打造《群文视界》等数字文化资源,让戏曲动漫走进校园。2021年10月起,省非遗网整合迁移至省数字文化馆,在保留原网站10个子模块的基础上新建“黎锦技艺”模块,保障网站资源的展示和留存。

  (3)密切关注传承人培养,非遗区域整体性保护加强。海南共有三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 068人。第六批国家级传承人正在推荐申报。关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全省2所院校列入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院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全省18个市县100多所中小学开展黎锦技艺、黎族打柴舞等21个项目非遗技艺实践课。

  鼓励社区、群体和传承人群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全省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村16个,在传承村建立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的传习所,在市县建立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的传习馆。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白沙、五指山、乐东黎锦技艺传统工艺工作站。省旅文厅支持保亭、白沙等市县设立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双世遗申报工作。

  (4)高度重视宣传展示,非遗服务自贸港建设能力提升。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黎族苗族“三月三”、春节等民俗和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宣传和非遗展示,推动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参加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活动,展示海南非遗的独特魅力;举办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百卉千华龙被展、非遗传统织绣印染技艺精品展等大型非遗活动,融入热带雨林、海洋和民族文化;线上线下同频宣传“海南非遗购物节”;在《海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黎锦等非遗保护成果,提升海南非遗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积极发挥旅游优势,以非遗为主要元素打造陵水椰林古寨、保亭槟榔谷等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几百万人次;槟榔谷、呀诺达、南山等景区设立非遗集市,销售非遗产品,带动临近村民参与景区建设和管理;景区开展非遗研学课程设计大赛、非遗研学旅游路线设计大赛活动;在校园、商圈、景区开展黎锦苗绣创意设计征集优秀作品巡回展活动;拍摄“旅读海南”大型系列电视片,邀请郦波、杨雨等国内著名学者到海南探寻非遗;搭建了黎锦设计师及设计服务平台,整合国内高校设计师、社会知名设计师资源为全省100多家黎锦企业、工坊和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提供符合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设计和产品定制服务,提升非遗产品市场竞争力;举办“凤凰商学院”创业培训,开展投融资对接;以刘香兰、张潮瑛等为代表的黎锦技艺传承人带领合作社致富,利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2.典型案例: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将传统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与现代美学相结合的黎族风文创产品,蕴含丰富的黎族文化,也呈现了非遗产品的当代价值。海南省黎锦产业发展较好的市县有白沙县、五指山市等,发展各有优势、各具特色。

  (1)五指山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非遗工坊

  五指山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所是省第一个挂牌成立的非遗传习所,现有员工60人,由国家级黎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担任负责人,依托黎锦技艺开展非遗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展示展销,推进非遗工坊建设。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坊通过开展公益性传统黎族技能培训吸纳建档立卡脱贫户和低收入家庭上岗,引导农民参与非遗传承,实现订单式就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拍摄线上黎锦慕课教程,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学习和传承非遗,共吸纳脱贫人口就业28人,产品年订单1500笔,产品年销售额80万元。

  非遗事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和发展非遗。设计制作了符合大众审美的时尚单品及生活用品,例如黎锦围巾、鼠标垫、电脑包等。通过改善材料、改进设计、改良品质,提高非遗传统工艺和市场竞争力。利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会和2022南山非遗节雨林文化展展示时尚黎锦服饰、手包等文创产品,彰显“黎苗风”。

  (2)白沙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白沙县传承和保护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工作比较规范,法规制度相对完备。修订了《白沙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22年施行《白沙黎族自治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注重对黎锦传承人的培养,黎锦技艺人数扩大至5 000多人;在21所中小学开设黎锦课堂,举办黎锦技艺大赛;选派传承人参加省内外研修培、各类文博会等,提高传承人的能力和水平。利用多媒体手段,真实、全面、系统记录非遗保护项目及传承人。完成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申报片制作,编辑出版《白沙:中国黎族双面绣之乡》《黎族双面绣科普教材》《黎族双面绣、黎族泥片制陶教材》。

  建成黎锦传承馆1个、传承所4个,命名传承村2个,建成黎锦校内培训基地21个,黎锦校内展览馆1个。有黎锦合作社6家、黎锦作坊4家,黎锦产业发展迅速,张潮瑛等非遗传承代表人开始在抖音上宣传并承接批量订单,带动合作社和作坊发展黎锦产业。近2年来,黎锦产品销售额迅速增加,各合作社、工坊黎锦产品销售情况如表1所示。


  (三)存在的问题

  1.非遗保护管理机构尚不健全

  海南没有非遗保护的专门机构,目前由省旅文厅公共文化处负责全省非遗保护管理工作,多项非遗保护业务委托省群众艺术馆承担。各市县局也未设非遗保护科,省、市县两级非遗保护中心均在同级文化馆加挂非遗保护中心牌子,且大多数市县没有正规编制,只能从原本就人员不足的文化馆调剂人员来承担非遗工作,水平和技能普遍不高,难以适应省非遗保护事业发展需求。

  2.财政投入力度不均衡

  截至2022年底,中央和省财政资金相对投入较多,市县财政投入比较少。2023年,省级非遗专项资金除给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补助资金外,均没有安排,制约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2022年,省非遗保护预算资金总计893万元(见表2),省财政资金共补助国家级非遗重点项目33项93万元、研修培训120万元、代表性项目保护650.5万元、国家级传承人14人共29.5万元。省级财政补助经费上百万元的仅有海口和白沙两个市县,分别为126.22和141.58万元。仅仅补助了国家级非遗重点项目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级项目和省级非遗传承人等均未补助。与浙江、山东等省份相比,海南非遗保护财政补助经费还太少。


  3.数字化水平待提升

  通过近4年的数字化建设与运营,建立了省数字文化馆数字化总分馆服务标准体系,为全省18个市县和海口4个区分配了专区。但各区县数字文化馆省级专区运营水平参差不齐,海口市群众艺术馆、三亚市群众艺术馆等资源更新频率较高,而文昌市文化馆、万宁市文化馆等资源更新频率较低。部分文化馆对数字化服务的认知不足,缺乏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入开展线上服务、进一步拓展受众的能力。少部分区县文化馆缺乏持续开展线上省级平台专区建设与运营的人力和经费。

  4.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与现实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领域获得了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和思路大调整。大批非遗通过转化开发进入人民生产生活,非遗增强精神内涵、注重生活体验、兼顾经济效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传承和保护模式逐步形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理念日趋差异化、个性化,非遗也正在通过多元化的展现形式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全国各地开始设立非遗工坊、非遗主题旅行线路、非遗夜市、非遗市集、非遗主题博物馆等,推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有些省市甚至打造非遗奢侈品,延伸非遗深厚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属性,为特定区域的人们带来一定的身份认同,推动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海南非遗特别是传统技艺在形成产业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有一些典型范例,如五指山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非遗工坊、白沙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成立了合作社、作坊,三亚南山、槟榔谷、呀诺达等景区设立了非遗集市,非纯手工、手工与现代工艺结合,产品类型涵盖服饰、壁挂、装饰品、包包、香包等生活用品,还开通了抖音直播。保亭县、三亚市等将非遗项目与旅游业紧密融合,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总体而言,海南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非遗旅游线路、非遗主题公园等标志性旅游品牌,非遗产品也没有非常耀眼的品牌,“非遗+”产业发展明显乏力。

  四、海南非遗保护、传承和高质量发展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是非遗版图拓展的主要表征,这也是非遗保护领域面临的重大机遇。非遗本身就具备跨区域性和文化一体性等特点,其保护和传承也有系统性和区域协同性,非遗作为区域协同工作的文化粘合剂,必将在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意见》明确要求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非遗保护传承,加强区域协同。海南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也应全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和全面布局,深入挖掘好民族文化,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平台,重点在旅游、人文交流等领域,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为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贡献文化力量。《意见》还提出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2021年9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入选第一批国家公园。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海南应高度重视发挥非遗的文化力量,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同时,创新发展“非遗+雨林旅游”产业,将“非遗+雨林旅游”塑造成海南旅游的金字招牌,既服务好国家战略,也满足了广大民众对海南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当然,非遗保护离不开对乡土文化和民间智慧的认同守望。全面乡村振兴也包括对乡村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农业文明的守护。非遗也是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增加人口就业、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

  在保障机制方面,研究出台加强非遗保护的实施意见;完善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成员单位,由旅文厅牵头形成非遗保护工作合力;依托高校、科研院探索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加快推进非遗数字化、标准化建设;把非遗保护工作纳入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在全省形成利于非遗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汇聚文化力量。

  (二)重视体系建设,搭好非遗保护的“四梁八柱”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围绕封关运作推动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海南应抓住这个机遇,不断强化非遗的文化肌理、存活空间和传承载体,重视平台搭建和体系建设,不断壮大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力量,搭建好非遗保护的“四梁八柱”。制定《海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由旅文厅牵头研究制定《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划》,迅速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精神,组织专家团队研究推动海南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非遗数字建设发展的关键策略等,夯实非遗工作的制度支撑。继续完善代表性项目制度、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等3项制度,加快建设调查记录体系、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理论研究体系等3个体系,推进海南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三)写好分类保护大文章,推进非遗理论与实践创新

  非遗十大门类各具特点,其保护也有规可循,宜分类施策。要在深化保护体制中切实发挥非遗的社会功能和生活功用,首先需在海南全省范围内做好非遗的调查、记录和研究,用电子化的方式采集、记录好调查数据、资料和成果,为非遗保护提供真实有力的数据支撑。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实施全面记录。规范和完善非遗的建档工作和各项数据库、公共数字平台建设。

  全面摸排和掌握全省非遗研究机构基本情况,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专业机构参与非遗的知识产权等研究。统筹全省非遗研究力量,建立非遗资源库和专家库,依托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建设非遗研究基地和非遗重点实验室,从学科建设、工作方向、认知方式、路径探索等方面,开展多学科、跨学科联合攻关,围绕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力争出版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成果,推进中国特色非遗理论与实践创新。

  (四)重视海洋非遗整理和保护,加快热带海洋国家公园创建

  海洋非遗充分展现人类生产生活与海洋之间的联系。海南具有生发与海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良生态环境,是南海文明的主要生发地。据统计,体现海南人与海洋共生的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七大类近30个项目和50多种资源。海南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有临高渔歌、疍歌等6项与海洋有关,省级和市县级分别有10多项、20多项非遗与海洋有关,但发生在远海域、直接体现人与海洋联系的非遗较少。因此建议:重视海洋非遗资源的调查、整理与保护,特别要关注和整理桅帆船时代生发在三沙诸岛海域的非遗,包括造船技艺、航海技艺和捕捞技艺等;收集整理好参与三沙海域开发的潭门和文昌沿海渔民,以及三亚、陵水等地疍家人的非遗资源,改变海洋非遗的“碎片化”状态,建成规范化的海洋非遗保护体系;做好南海西北陆坡明代沉船遗址考古宣传和展示;加快推进热带海洋国家公园创建。

  (五)加强数字化保护,让海南非遗“活”起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传统的非遗保护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数字化的展示方式可以使非遗变得更接地气、更温暖、更有趣。利用数字技术修复保存文物,创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数字化展示平台,可以用图声文相结合的方式对非遗进行“活态”保护,按标准规范建档,方便对其科学分类、精准研究和长久保护,更能提升非遗的宣传效果。可以让人们和非遗友好互动,对非遗进行深度了解。

  海南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才刚刚起步,仅仅依托省群众艺术馆(省非遗保护中心)搭建了非遗的数字化展示平台,没有对非遗和传承人活动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保存,没有建立相应的保护标准,有些市县的非遗没有标准化建档。因此建议:省旅文厅牵头组织力量制定多规合一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研究制定非遗数字化记录、保存的计费标准,将非遗的数字化保护纳入预算;推动建设以数据为核心的非遗保护中心,让人们能实时了解非遗的状态,感知上报的各种数据,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形成非遗知识体系;运用数字虚拟技术高清展示、沉浸式阐释推进非遗的互鉴和交流;开展多媒体授课、线上非遗培训、非遗创意设计等活动,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六)加强人才和经费保障,让非遗在保护中延续“生命”

  1.完善机构设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机构设置方面,全国仅有海南和宁夏没有设立专门的非遗处,建议省旅文厅单独设立非遗处,增加3至5个编制,统筹全省非遗保护与管理工作;各市县也单独设立非遗科,与省旅文厅非遗处对接,做好市县非遗保护管理。

  在人才培养方面,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非遗专业人才,关键岗位破格录用专业人才;探索认定非遗代表性团队,任命团队负责人;建立非遗传承人长效培训机制,提升非遗传承实践能力;加强对非遗管理人员和基层骨干的培训;鼓励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非遗专业和课程,培养非遗保护管理人才;完善非遗保护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建立非遗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

  2.保障非遗保护经费

  在规范和加强省非遗保护预算资金执行的基础上,建议按年增5%的标准,逐年增加非遗保护专项预算,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推动市县增加非遗保护经费财政预算;适当增加对传承人的补助资金;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主体依法设立基金会,以项目经费形式资助非遗项目和传承人。

  (七)整合资源多维利用,让“非遗+”产业兴起来

  非遗的价值是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新时代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要在守正与创新中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创新利用非遗实际就是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深度挖掘非遗的文化价值,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立体融合,重构非遗价值体系,保持并提高非遗存续力和生命力。

  可以利用海南民间技艺设计日常用品或者服装、产品包装等,让旅游产品独具非遗创意,逐步形成“非遗+创意”产业,这也符合海南创意岛的发展理念;在海南全岛设立“非遗驿站”,将全省的非遗资源“串”起来;在三亚、保亭、五指山等旅游和非遗资源丰富的市县,重点开发非遗旅游线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非遗+旅游”产业发展,让每一位游客深度体验海南文化,记住海南故事;在五指山、白沙、琼中等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主要市县,发展“非遗+经纪”产业,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非遗工坊,培养非遗主要传承人,做好品牌塑造和专业营销,实现非遗保护体系建设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非遗产品和技艺本身就凝聚了时尚元素,从构思、设计到制作甚至营销,整个过程都渗透了美学,以更时尚、创新的方式将民族的、古老的技艺引入现代生活中。海南自贸港由于离岛免税政策红利和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时尚产品的消费群体相对较稳定,并且在不断拓展。因此建议:海南结合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发展“非遗+时尚”产业,提升游客对海南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认同,让海南非遗时尚产品成为独特、永恒的文化符号和记忆;海南是天然温室和天然氧吧,可以在琼海、五指山等地借助医疗旅游、国家冬训基地等优势资源发展“非遗+康养”“非遗+体育”产业;围绕陵水国际教育城、洋浦经济区引进外资办学等优势发展“非遗+研学”产业,夯实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产业根基。

  (作者系海南省社会科学院自由贸易港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