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历史陈列馆。武威 摄
用好红色资源 为自贸港建设注入“红色动能”
——海南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思考
文 | 赖永生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时强调,要用好海南琼崖纵队纪念场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对肩负着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贸港使命的海南而言,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自贸港建设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充分认识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意义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有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程中留存下来的资源,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坚定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有助于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赓续红色血脉。红色资源是对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历史的见证,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党员干部而言,参观红色资源,可以重温党的革命史、斗争史,从而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对青少年而言,参观红色资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其健康成长、尽快成才。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有助于弘扬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革命文化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岁月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有利于弘扬革命文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不竭动力。同时,从革命斗争历程中汲取精神财富,能够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奠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红色底蕴。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自贸港建设。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力度,发展红色旅游,既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把红色资源独特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优势,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另一方面,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改善,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琼海阳江镇红色村内的红色娘子军操练场旧址。袁宇 摄
海南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海南不仅有琼崖纵队创造的“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范例,还有闻名天下的“红色娘子军”,红色资源丰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带领琼崖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所形成的遗址、遗迹、纪念场所等红色资源990处,其中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遗址444处,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73处,革命领导人(重要人物)故居141处,烈士墓、纪念碑等262处,纪念馆、展览馆等纪念设施70处。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方面的投入力度,围绕“琼崖根据地相关纪念设施‘1+3+6’建设基本思路”,先后对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中共琼崖一大旧址、海南解放公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进行升级改造,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红色资源中,有3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6处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为契机,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为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平台,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纳入全省旅游体系,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自贸港建设等相结合,积极打造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海南解放公园等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成为海南红色旅游热门“打卡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红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深化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海南省重要革命遗址通览》《在红色的海南岛上》等成果相继出版,“琼崖红色故事”等宣传短片和“海南红色地图”“海南党史百名人物”等专题在网络新媒体平台广泛推送,红色资源宣传影响力不断扩大。
但从总体看,我省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仍存在一些不足,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状况与史实不符、配套设施不完善。有的红色资源在修缮、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史实考证不够,缺乏专业知识,设施追求“高大上”,失去了红色资源的本色。有的红色资源只有建筑物、纪念碑,没有展陈馆,更没有专门的授课场所,教育功能大打折扣。布展内容雷同、内涵挖掘不深、讲解水平不高。有的纪念场馆布展内容贪大求全,展览主题多为“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凸显特有的历史意义、地方特色和时代价值。有的纪念场馆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不够准确,相关场景复原、雕塑、图片等与史实不符,展陈内容准确性、权威性有待提高。部分红色资源存在重建设、轻挖掘的现象,缺少鲜活的教学内容支撑,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释放不够充分。大部分红色资源没有专职讲解员,选拔培养机制不健全,高素质讲解人才严重缺乏。管理机制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红色资源保护管理涉及部门多、管理不统一,尤其是一些散落在乡镇、村落中的红色资源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存在着“谁都管、谁都不管”的问题。保护利用资金大多依靠政府拨款,投资渠道单一,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社会、个人资金参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机制尚未形成。开发利用整体联动不够、融合发展不够。各市县相互协同、相互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打造红色资源网的合力;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相对独立,缺乏系统谋划和规划,未能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在拓展红色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资源整合、线路互通、市场共推、利益共享,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有待加强。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的雕塑。张茂 摄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健全体制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要发挥各级党委的统揽作用,探索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强化督查工作,确保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干、事业有成效。要健全工作机制,省、市、县分别建立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健全投资机制,一方面,努力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加大本级财政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有重点、分步骤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另一方面,制定出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政策措施,拓宽经费来源。
注重顶层设计,实现科学发展、融合发展、协同发展。要按照“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理念,选择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点开发对象,深化拓展“琼崖根据地相关纪念设施‘1+3+6’建设基本思路”,编制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推动全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科学发展。要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纳入全域旅游规划,集中整合革命历史、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实现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碧海蓝天、古迹历史的深度融合,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红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以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赋能全面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同时,紧扣红色资源优势,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涉餐饮、住宿、旅游产品等经营服务,构建红色产业链,增加群众收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使红色资源在保护中得到充分利用,在利用中得到更好保护,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要将红色资源作为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展现场教学的重要场所,设计开发经典红色研学线路,有机串联全省红色资源,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升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实现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党史学习教育联动发展。
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品质。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对保存较好的红色资源,在设立保护碑牌的基础上划定保护区,有条件的应设立展陈馆、授课室等配套设施;在重要红色资源周围,配备好相关基础服务设施;对已损毁的红色资源,查找其准确位置,设立明显标志,建立纪念碑牌;对需要重建、改扩建的红色资源,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在专业指导下根据人物、事件的历史地位合理确定建设布局、规模和内容,尽可能保持历史原貌。要严格内容审核把关,完善红色资源展陈内容和讲解词研究审查制度,切实把好政治关、史实关,在增强展陈内容和讲解词准确性、完整性、权威性的同时,下大力气解决布展同质化问题;对社会力量参与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加强审批监管和专业指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不断提升展陈质量,坚持建、管、用并重,严格按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结合新时代新要求,与时俱进优化、更新展陈内容;积极寻根追魂,不断丰富馆藏文物,充实展陈内容;用好现代科技手段,融合多媒体资源,改变静态单一的传统展陈方式,朝着可参与、可感知、可互动的方向不断提升展陈水平。要创新管理体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汇聚专业人才做好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建强人才队伍。要严把讲解员“入口关”,加强选拔培养,打造高素质讲解队伍;同时,广泛招募兼职讲解员和志愿者,开展专业培训,充实讲解力量。
深化研究阐释,深入挖掘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要全面深入研究海南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编修有权威、成体系的本土红色读物,打造高质量、可鉴可存的红色经典研究成果。鼓励高等院校、党校、博物馆、文史馆、文物部门等积极开展红色资源研究,逐步形成常态化科研机制,促进红色资源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开发利用。要从红色资源研究成果中进一步整理、提炼更多生动、感人的先烈事迹、革命故事,开发精品课程,充分展现每处红色资源所承载的精神内涵,真正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进而打造各具特色的红色品牌,提高知名度。要紧密结合海南红色资源实际,不断加大红色文化作品的创作力度,通过编写图书,举办展览,摄制影视剧,创作排演琼剧、话剧、舞蹈等方式,推出一批符合历史事实、具有教育意义、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经典作品,释放红色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
省史志馆展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展”。武威 摄
【作者系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各省市区社科联
各省市区社院
海南高校、研究院所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