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海南省社科界学习贯彻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研讨座谈会发言摘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省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教授 王和平
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具体举措做了部署,我们要认真领会好、贯彻好。对海南来说,要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根本,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贡献力量。
抓好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干部队伍建设突出“严”字,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监督,从严管理;各级党组织也要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对干部关心关爱,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础。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干事创业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打好改进作风的攻坚战、持久战,牢牢抓住作风建设这个“牛鼻子”,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带头,让“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特区精神的生动注脚。海南必须按照党中央要求,将反腐倡廉工作持续推向深入。
促进海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 李红梅
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文化是重要支撑。要推动海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海南与时代的特色,描绘出独具特色的“海南色彩”。
绿色是海南的根本色,要通过大力发展以海南绿色生态为题材的影视、音乐、书画、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产业等手段,倡导爱海南、保护海南生态的行为。蓝色是海南的机遇。应充分发挥我省高校现有的东南亚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华人华侨人才研究中心、南海文化研究中心等新型智库作用,强化南海文化研究,积极推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间的国际文化交流,依托琼籍华人华侨力量,在高校设立“东南亚研究院”。原色是海南的本土文化。要发挥高校作用,培养人才,加强本土文化研究力度,从更高站位上挖掘、研究、凝练、宣传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黎族苗族文化。海南红色文化是旗帜。应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力量,结合全媒体手段,大力加强具有时代气息、百姓喜闻乐见的海南红色文化产品的打造,让具有海南红色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中小学课堂,进社区。
推进海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黄景贵
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要在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先试先行,做出探索的表率与示范的引领。海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和突破,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在增加产业政策供给,发挥产业政策效力的同时,增加新型工业供给,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从长远发展来看海南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把“卖房”的短视观念转移到“长住”的理念上来,加快出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保障房及其相关必需的公共产品的配套保障政策,提高房屋入住率、使用率与资源利用率。
从长期来看,海南还是要有选择地、适度地发展现代新型工业。没有一定规模与水平的现代新型工业,大量物资与生活品均要依赖外部市场,不仅会导致百姓的生活费用高、物价贵,也缺乏相应的财力来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如果一个地方有较好的制度供给、制度质量、制度效率与制度竞争力,重要的生产要素都会流动到这些地方来,为我所用,既可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长,又能促进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海南经济腾飞。
增强海洋发展的前沿意识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韦勇
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是一次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
当下,对海南来说,海南“岛”的意识强于海的意识,陆地省的意识强于海洋省的意识,陆上特区省的意识强于海洋特区省的意识,这就要求海南增强海洋发展的前沿意识,对接好、承载好、实施好、落实好、发展好国家海洋战略,并把国家海洋战略转化为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资源,面向北部湾、南海经济圈,做好经济特区的“特”字文章。要强化海洋主权维护与海洋权益发展的前沿意识,担起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的双重使命。要强化海洋科教强海的前沿意识,我们也要力争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建设好,加强海洋大学园区、海洋科技园区和海洋教育产业园区建设,把学院早日建成国家热带海洋硅谷,为海洋强省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化经略南海,文明发展海洋。伴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南也要不断深入海洋文化的研究、探索,强化海洋物质文化建设、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精神文化建设,在研究和传播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海洋文明的道路中,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海南体制机制改革步伐
三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陆丹
目前,更好地发展(节约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共享发展)、更快地发展(缩小与国际发达国家和发达区域距离)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全国而言,社会急需新的改革驱动模式。在这个节点上,新的特区精神要能够创造一种新的义(社会道义、责任公义)利(合法权益、个人利益)兼顾而平衡的改革驱动模式。
具体来说,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是处理好三方面任务的三个关系,即处理好普遍任务和特殊任务的关系、处理好全面推进与试点工作的关系、处理好廉政和勤政关系,以及处理好“政治讲规矩、改革有办法、经济能发展”三者关系。二是发挥特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势,依靠改革创新发展。海南要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心之一落在“特殊任务”上,即中央有关部门没有具体指导、全国没有普遍经验、发达地区不能提供示范的领域。其重点破解全社会改革观如何形成、政府如何建立改革的机制和评价机制,以及该改革机制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就此,海南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需要痛下决断,快马加鞭。
抓住民生建设的重点
海口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王兴隆
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建设全省人民幸福家园”的五个重点问题。对海南而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民生建设的重中之重。全省各级党政组织务必对此重视再重视,用力再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民族的未来。要采取在待遇上向农村教师倾斜等有效措施,促使优秀教师向农村薄弱校流动;在职业教育上,要围绕海南十二个重点产业办职教,统筹规划,形成中职、大专层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合理比例,以优良的职业教育服务十二个重点产业。建设健康海南是直接关系全体海南人民健康的大事。首先要通过医疗改革把药费降下来,把覆盖城乡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起来;其次要有足够的医生来支撑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要通过“引进”和“培养”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解决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对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这两部分工作,海南首先要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鼓励人们动起来干事创业;其次是要想方设法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用托底政策保障基本的民生。
海南要闯出跨越发展路子
省旅游委原巡视员、省社科联副主席 陈耀
何为美好新海南?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美好新海南是多项国家战略在海南具体而集中的体现;从国际视野的广度来看,美好新海南是提升国际化,形成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求;从创新发展的深度来看,美好新海南是后发地区凝聚后劲,通过跨越后来居上的王牌;从关注民生的温度来看,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无论对海南民众还是中外游客都是鼓信心、暖人心的承诺。
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要精准找到突破口,凝心聚力闯新路、创范例、求跨越。当前实现美好新海南的突破口,一是围绕国际化闯新路,倡议环南海国家(地区)合作发展“大南海”旅游,共同将南海打造成为媲美地中海、加勒比海的世界旅游之海,在此基础上推动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的合作;二是围绕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三大愿景”创城乡共同致富、社会和谐发展的范例;三是以弘扬中华海洋文化和海南地方文化提高海南的含金量,以“美丽中国海南篇章”增加海南的附加值,实现海南的跨越发展。
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整治
海南大学副校长、省社科联副主席、教授 傅国华
要实现生态宜居这一主要奋斗目标,我认为海南要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整治,优化生态环境质量。首先总结近年来海南生态保护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发挥“多规合一”的引领作用,整合相关部门,联合治理,提高执行力,实现治理目标。要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绝不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循环设施的使用等,大幅降低传统资源依赖。要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始终坚持生态底线思维,保障海洋生态安全,构建蓝色生态屏障。
当前,海南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技术、关键人才主要依赖省外引进,因此要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依托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培育一批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人才。要促进全民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整治,建立生态环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要推进社会多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生态环境产权市场。要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倡导节约、环保意识,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能力。
全面推进法治海南建设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院长、教授 吴杰
全面推进法治海南建设,一是要深化认识,二是要强化能力。
深化认识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法治核心的认识,深化对法治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解决好为什么要全面推进法治海南建设的认识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法治海南建设既是海南发展的目标,又是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实现美好新海南的重要保障。
强化能力就是要全面提升法治海南建设的能力,解决好如何全面推进法治海南建设的方式方法问题。强化运用地方立法权和经济特区立法权能力,以“六个坚定不移”为指导思想,将“九大任务”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地方性法规,并明确政府法定职责;强化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克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提高政府执行力;强化司法公正能力,提高司法公信力,营造适应美好新海南建设的司法环境;强化普法宣传教育能力,促进全民守法,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广泛凝聚共识,同心同力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强化依法创新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美好新海南建设的社会环境。强化能力,全面提升法治海南建设水平。
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中国南海研究院副院长 奚劲松
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做好海洋文章是海南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必须增强海洋意识,培育‘蓝色引擎’”。对海南而言,如何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和条件,完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从而推进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建设,推动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服务国家总体战略,是海南亟需研究的紧迫课题。
具体上,我想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坚持陆海统筹,以“多规合一”的思维指导海洋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优化涉海资源配置。建议以海南作为省域“多规合一”试验区的契机,扩大试点领域,将陆海统筹的功能区规划纳入到“多规合一”的设计框架内;二是以景观设计理念规划建设海洋基础设施,强化落实省域全域旅游试点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三是推动智慧海洋基础设施、智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撑海南智慧海洋建设。以“数字海洋”平台为依托,推动海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多功能为一体的全省海洋与渔业指挥管理系统,提升海洋管理信息化能力建设;四是加强港口体系建设,推动海洋产业联动发展;五是加快南海救援基地建设,提升南海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六是完善海洋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海洋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
“六个统一”深化“多规合一”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夏锋
未来5年,海南要继续深化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对此,中改院课题组提出以“六个统一”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的实施路径。
统一规划体制:建立全省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以“多规合一”改革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统一土地利用: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使海口、三亚与周边市县形成统一的城市圈,严格执行土地统一收购储备、统一开发管理、统一公开供应,统一规划岸线资源。统一产业布局:按照“全岛一个大城市”的发展思路,坚持“规划衔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集群集聚”的原则,优先形成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五指山5大经济增长极,增强对周边市县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促进全省经济较快增长。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全省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排污、电信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基础设施网络。统一社会政策:将土地增值收益的1/3用于改善民生,在更大地区范围内统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不同社会群体的多维差距。统一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建立省级统一的环保体制,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体制一体化,争取在海南建立“环保特区”。
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海口市社科联党组书记 董光海
加快推进海南城乡一体化是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重要战略举措,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对此有专门部署。对此我谈几点个人建议。
要尽快做好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结构及其城镇体系布局规划。要明确土地的功能定位,从制度设计、组织实施、体制改革、跟踪评估、分期分批实施等方面做出规划;制定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配套政策。
缩减乡镇和行政村,集中力量打造新型小城镇。以“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古村保护型”等五种型态加快修编村庄布局规划。对于村庄布局规划的修编,要多方听取意见、多形式研究论证。
以项目规划带动小城镇发展,形成新的集体经济形式。要按各地乡镇的特点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引进现代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等形式,将农村劳动力引向二、三产业,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引入小城镇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水平。要在实现“经济小康”的同时实现“文化小康”,尽快补齐农村乡镇在教育卫生、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以及路、水、电、气、互联网、商业网点等方面的短板。
各省市区社科联
各省市区社院
海南高校、研究院所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