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4月14日上午,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指导,海南省社科联(省社科院)主办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大讲坛2024年第2讲(总第537讲)在省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上海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赵泉民作题为《世界新经济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分析》的专题报告。
海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省社科院副院长张君玉出席报告会。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小华主持报告会。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约150人到现场参加学习,约3.5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观看。
未来经济更多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本等新动能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面临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较多等问题。两个小时的报告会,赵泉民深入剖析当前世界和中国面临的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通过深刻解读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赵泉民分析认为,在力促经济短期复苏同时,从中长期看,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人口拐点已现,劳动力总量收缩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物质资本对增长拉动或已见顶,特别是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转型,投资总量或随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放缓而趋于下行,尤其是兼顾防风险或对资本形成的长期斜率形成制约。
“未来经济需摆脱传统以高资源投入、高环境成本和高社会成本驱动的增长,更多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本等新动能。”赵泉民表示,从生产要素来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从供给侧来看,未来亮点或在于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第三产业,以及新基建、先进制造业等第二产业。这有赖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中国的创新机制和市场活力。
新质生产力聚焦方向是改变生产过程,促进生产力提升
谈到新质生产力时,赵泉民认为,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就是通过“新”科技,甚至是革命,提升“质”,包括产品、销售模式甚至生活方式,从生产传导至生活之中。未来结果,必然是社会进步、大国前行,背后过程则是“生产力”极大提升。新质生产力聚焦方向是改变生产过程,促进生产力提升。改变生产过程本质,就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重新定义与改造。
如何理解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赵泉民表示,一般情况下,消费和投资被独立分类甚至对立起来,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很多情况下能够产生“1+1>2”效果。一是消费是经济大循环起点和终点,投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消费需求,投资必须以消费需求为基础,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益投资。二是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而投资增加会创造更多就业,最后转化为居民收入,从而带动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因此必须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形成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将更加侧重以县城为中心的带动效应
“在社会预期偏弱背景下,‘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将是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提振民营企业主体预期和信心是打破国内大循环堵点的关键所在,重塑民营企业信心要在体制机制上有重大突破。”赵泉民表示。
在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重点领域风险方面,赵泉民认为,一方面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传染,需统筹化解;另一方面各地要统筹兼顾,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化风险和稳增长要做到全国一盘棋。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方面要增加化解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先立后破,避免房地产风险大面积暴露。经济大省成为统筹化债和经济增长抓手,要预计短期继续化解局部流动性风险,中长期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化债长效机制。
赵泉民表示,“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点,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不同于以往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化,将更加侧重以县城为中心的带动效应。要打破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意味着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增加基础设施规模,而侧重于补足短板弱项,促进城市基设施提质增效。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雷厉风行抓落实,统筹把握时度效;求真务实抓落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赵泉民说。
各省市区社科联
各省市区社院
海南高校、研究院所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