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课题承担人及最终成果
《明代海南文化研究》系2009年海南省社科研究基地课题由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朔人同志承担完成,最终成果形式为专著,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主要内容
该成果包括绪论、结语在内共十章。其中,第一章至第六章,探讨明代海南文化成就;第七章对文化现象进行归纳;第八章分析文化发展原因。主要内容如次:
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明代海南文化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界定、研究方法路径及主要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自然科学和技术。从自然规律探索、农业及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军事技术、船舶制造与航海技术、地理学、医药学等方面全面展示明代海南在自然科学与技术上的成就。
第二章: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统梳理政治与行政管理思想、史学繁荣、文学艺术等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第三章:教育与文化。阐述明代及其以前的海南在教育、人才培养、图书业等方面发展情况。明代国家通过进士、乡举、贡生等多种途径的选拔。使得这支金字塔式的人才队伍,在地处边陲海南脱颖而出,从而成为海南社会的精英阶层。
第四章:宗教传播及流变。主要介绍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在海南的传播及佛道趋同等变化。
第五章:社会风俗。包括方言及汉、黎、疍、回、苗族社会风俗。海南“僻居海屿,旧俗殊陋”。经由唐宋谪臣和士族侨寓的努力,“风声气息,后先濡染”。入明之后,王朝政府的积极经略,本岛人士改变旧习的诸多努力,社会风俗由“浇薄”开始逐渐转向“醇厚”,进而与中州相埒。
第六章:名士与中华文化。主要介绍丘濬、海瑞、王弘诲等主要文化贡献及钟芳、唐胄、王佐、许子伟等的相关学术见解。明代海南士人在不同时段对官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内,都有着较为深刻探讨,对其梳理既可以窥视海南士人的认知轨迹,也能反映其对中华文化的反哺。
第七章:文化类型与独特的文化现象。内容为:多民族居聚集地、层次分明的文化圈层、女劳“男逸”现象、相互交融与共同发展。
岛内汉、黎、回、苗、疍等诸族群经过不断的迁徙与整合,至迟在晚明时期,各个族群的生活空间才逐步固定下来。他们共同聚集、生活于此,使得本岛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个性极为鲜明的文化地理单元。
第八章: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独特的地理环境、治理政策、官民互动等因素是推动明代海南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总而言之,明代海南文化的发展是多重合力整合的结果。
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和评价,进而阐释其对当前海南文化发展的启示。
三、主要创新之处
1.第一部海南断代文化史
本文遵循“狭义文化史”的定义,以明代为重点描述对象,全面阐释该时段内海南文化所取得的成就,并对相关文化现象的源流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其发展的原因,从而揭示区域文化史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
文章中所使用的资料多为第一手资料,如顾可久《琼管山海图说》及散见于四库全书系列中明代海南的谱序等内容,则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献。
史学工作者在历史研究中要存敬畏之心,对于史料运用不能一味地凭任自己主观裁度。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考证史料的真实性,辨正其源流,务求准确和可靠。在使用海南谱牒资料、征引地方志及描述黎族文化过程中,尤为谨慎。
2.首次清晰再现多元文化类型及其独特的文化现象
秦汉之前,黎族频海而居的生活空间,因西汉武帝开郡而被打破。此后,中原及周边地区族群不断迁入本岛,随着时间推移及王朝统治的日益加强,汉族族群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由早期在沿海台地的“点”逐步向“线”、“面”转变。到明代之际,岛内的空间格局基本上演变成“黎内汉外”模式。
不同的文化类型在岛内不同地理空间分布,从而产生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山地文化:中西部的高山丘陵及河谷盆地,是生黎、熟黎、苗族居所。受汉文化的影响,其生产力和社会习俗有着一定程度的改变。
农商文化: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及沿海台地,为汉族族群的主要生活场所,他们将不同迁出地的文化移植到海南,从而形成了一定差异的社会风俗。相对成熟的农业、商业主要来自于这一圈层。
海洋文化:滨海而居是其主要特点,主要居民为疍民、灶户及回族。从广袤的海洋中获取生活资料、完成国家赋税,使得该文化圈在生产生活中迥异于岛内其他圈层。由于倭寇海盗之乱及岛内的黎乱,国家对该圈层的统治逐步加强。
3.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区域文化研究模式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文化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政治制度的设计对于地方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在地处边疆的海南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应该说明代海南文化是在政治、经济及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合力下,在承接宋元文化的基础上,岛内民众与官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各省市区社科联
各省市区社院
海南高校、研究院所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